“这得花多少运费啊?”当门诊医生左剑和回访医助张余超一起将15箱(内含30个礼盒装香梨)推进医院大厅,张小妹的手机突然震动,一位出院患者的微信消息弹出来:“妹妹,梨子收到了吧?这是我们自家果园种的,甜得很,你们一定要尝尝!”
这份从江西“跋涉”1500公里而来的“重礼”,背后藏着她们接诊和回访的一位56岁脑梗后遗症患者最滚烫的真心,更牵出了一场让全网泪目的爱心接力……
01 千里求医:56岁患者的重生希望
李先生(化名)是一位来自江西的普通劳动者,8个多月前因脑梗后遗症导致左侧肢体痉挛性偏瘫,并伴有严重的足内翻。在当地治疗效果有限的情况下,他听闻我院在神经康复领域经验丰富,跨越千里来到成都寻求进一步治疗。
左剑主任接诊后,发现患者左侧肢体因长期痉挛已出现肌肉萎缩,足内翻导致步态严重异常。经过多学科会诊,为他制定了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。
02 精准治疗:从寸步难行到稳步前行
手术室内,神经外科专家们以毫米级的精准操作,成功松解了李先生左侧肢体痉挛的神经束,同时通过微创技术矫正了足内翻。术后,康复科立即介入,定制了阶梯式训练计划。从被动关节活动到主动抗阻训练,从平衡训练到步态矫正,每一步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耐心与专业。
出院前,李先生在病房走廊里颤巍巍却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。曾经蜷缩的左手能自然伸展,僵硬的脚踝也能灵活转动。这份脱胎换骨的改变,让他和家人感激不已。
03 香梨传情:一份沉甸甸的谢意
出院后,李先生始终惦记着救治他的医护团队。他特意从家乡果园挑选了15箱30盒香梨,委托物流跨越1500公里送抵医院。“香梨甜,但医护人员的恩情更甜!”他在电话中反复叮嘱,一定要让医生护士们尝尝这份心意。
面对这份“重礼”,医院既感动又慎重。收下?违背医德;退回?怕伤了患者心。最终,院方做了一个暖哭全网的决定:
将香梨钱折现返还给了李先生,同时决定将这份心意延续下去。他们联系了红牌楼街道太平社区,将香梨转赠给社区的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。
04 爱心接力:从医院到社区的温暖传递
第二天,医院党支部王桂芝书记带队,将30盒香梨搬上了救护车——这辆平日穿梭于生死时速的“生命摆渡车”,此刻化身“爱心专列”,载着医患双向奔赴的温暖,驶向红牌楼街道太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。
社区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,一箱箱贴着“爱心传递温暖·共筑健康社区”的香梨搬下车,后续将由社区出面将这些梨送到社区孤寡老人、残障人士家中。
从江西到成都,从医院到社区,整整15箱、30盒香梨承载的不仅是医患情深,更是人性中最纯粹的善意。
世间有大爱,传递暖人心!这世间最美好的关系,大概就是:我倾尽全力救你于危难,你心怀感恩回馈人间,而我,因你的温暖更加坚定向前。
愿所有医者,都被温柔以待;愿所有患者,都能重获新生。
上一篇:我院组织开展基孔肯雅热相关知识学习及应急演练,以练备战
下一篇:没有了